张玉红课题组在1,2,3-三氮唑化合物合成方面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14-05-06阅读次数:754

1,2,3-三氮唑类化合物在化学、生物、医药和材料科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其优良的生物活性和特殊的功能材料性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1,2,3-三氮唑化合物的合成一直是有机化学中的热点研究课题。经典的制备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是基于Huisgen等人提出的热力学诱导的炔烃与有机叠氮的环加成反应。但是该方法存在反应区域选择性的问题。随后SharplessMeldal课题组对Huisgen反应进行了重大改进:使用铜为催化剂催化叠氮-炔烃环加成反应,即CuAAC反应。这一研究解决了其环加成反应的区域选择性问题,被作为Click反应的经典范例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CuAAC反应仍需用高毒性和难以大规模使用的叠氮化钠或有机叠氮化物为反应物,这极大限制了该类反应的大规模应用;另外,由于叠氮化物和内炔反应时表现出较差的区域选择性和很低的反应活性,CuAAC反应很难用于合成1,4,5-三取代的1,2,3-三氮唑。
张玉红课题组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以及将碳氢键活化应用于杂环合成方面的研究。最近,他们发展了一种铜促进的以对甲苯磺酰腙和芳香胺为原料合成1,2,3-三氮唑的全新方法,首次实现了无叠氮化物参与的三氮唑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该方法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广泛的底物适用性,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条件温和,避免了有毒叠氮化物的使用等优点。该方法不仅非常适合1,4二取代的1,2,3-三氮唑的合成,还可以区域专一性地合成1,4,5-三取代的1,2,3-三氮唑。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Angew. Chem. Int. Ed.,2013,DOI: 10.1002/anie.201306416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2012级博士生陈铮凯,他于20123月加入张玉红课题组。该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和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的资助。
 

 

 

 

浙江大学化学前瞻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新和成联合研发中心 版权所有  电话:0571-88254126 传真:0571-88254126 总访问量:1000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新和成化学大楼(海纳苑)A506 邮编:3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