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麻生明院士应邀来公司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6-08-23阅读次数:649

     8月1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麻生明院士应邀来公司进行报告交流。公司董事长胡柏藩老师,副董事长、总裁胡柏剡老师,以及总部研究院、生产管理部、工程装备部、总裁办和各基地技术人员等通过现场或视频方式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公司研究院名誉院长李浩然老师主持。

  报告会上,胡柏剡老师致辞欢迎麻生明院士来公司参观指导和交流,希望日后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麻生明院士作《基于空气或氧气的醇的高选择性氧化》主题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联烯醇转化为联烯酮的绿色氧化方式,然后介绍了从联烯研究引申到炔醇的选择性氧化成醛酮的过程,并拓展到一般醇的底物,以及介绍了该体系的机理和列举了大量的应用案例。最后,他将该氧化体系进一步拓展到醇直接氧化为羧酸的应用上。对科研人员的提问,麻生明院士一一作了回答。
报告会后,研究院院长助理毛建拥老师汇报了新和成产品研发方向及相关反应难点,麻生明院士和公司领导及研究人员作了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并讨论了以后在技术开发方面可以合作的方向。
  这次报告和交流让与会者更深入地了解了“醇的高选择性氧化”等方面的应用技术,更为公司在绿色化工领域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持。研究院还将邀请更多高级专家来公司进行报告交流,以建立宣传渠道,提高公司品牌和影响力;增加科研人员见识,了解当今科技前沿发展动态,为技术创新提供新思路;寻找进一步合作机会,为公司新产品开发及技术改进提供实质性帮助。并期望通过专家的牵线搭桥,认识更多专家及青年才俊,为进一步的项目合作、人才引进提供新的机会。
  注:麻生明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浙江大学长期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引入亲核性官能团,解决了联烯在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活性及选择性调控,为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建立了高效合成方法学;发展了从2,3-联烯酸合成γ-丁烯酸内脂类化合物的方法;建立了过渡金属参与手征性中心形成的一锅法双金属共催化的合成方法。同时,实现了同一底物中几种碳-碳键断裂间的选择性调控,提出了杂环化合物的多样性合成方法。发表了150余篇论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6项,已授权6项,撰写专著1部和章节2章。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获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获得“陈长谦纪念奖”;2005年获得“导向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学奖”;国际评奖委员会肯定了他在金属催化的联烯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金属参与的联烯化学中的选择性调控”获200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获得第五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2005年获得OMCOS 13 Award,200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浙江大学化学前瞻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新和成联合研发中心 版权所有  电话:0571-88254126 传真:0571-88254126 总访问量:1000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新和成化学大楼(海纳苑)A506 邮编:310028